警鐘長鳴 安全常伴
記得朱自清在散文《匆匆》里這樣寫道:“燕子去了,有再來的時候,楊柳枯了,有再青的時候,桃花謝了,有再開的時候?!比欢谶@里我要問大家的問題是:一個人的生命呢?是否也像《匆匆》里描寫的那樣去而復返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我們都知道,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,就這一次的生命,我們有何理由不好好的珍惜關愛、平安幸福呢?
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產業(yè),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一直備受重視。隨著煤礦開采的不斷深入,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。從最初的簡陋設備、惡劣的工作環(huán)境,到現代的高科技、嚴格的安全制度,煤礦安全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艱辛的發(fā)展過程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,我們經歷了許多安全生產事故。
我想,每一個生命在離世時都是不舍的,不舍得這親情、友情和愛情,每一起安全事故中,礦工的靈魂在告別時都是流著淚在遠行。
安全生產事故,讓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歷史的記憶中。他們有的正值青春年華,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和未來;有的正值壯年,家庭美滿子孝妻賢;有的即將退休,就要享受兒孫繞膝的晚年之樂,就是這無情的事故讓一切化為烏有。你可看見,白發(fā)的母親扶兒尸身昏厥于地的凄慘;你可看見,溫賢的妻子抱夫遺體悲痛欲絕的凄婉;你有可曾聽見孩童那稚嫩的聲音,一聲聲呼喊,可卻再也喚不醒那一向疼他寵她的父親能睜開雙眼。滴滴血淚,生生泣訴,誰能無動于衷。麻痹的思想、淡薄的安全意識,最終導致了撕心裂肺的悲戚和無可反悔的領悟。
一次次的事故,留下的應該是反思!應該是反思后的檢討!更應該是為了不再讓悲劇重演——警鐘長鳴,是對那些永遠靜默于黑暗中的生命最起碼的尊重!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,安全生產一刻也不能放松,一刻也不能麻痹。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曾經統(tǒng)計數十萬起事故,提出了300:29:1的法則,也就是著名的“海因里希安全法則”: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定有29件“輕度”的事故,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,而可怕的是人們對潛在性事故隱患毫無覺察,或是麻木不仁,結果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。隱患險于虎,它就在某一個角落無時無刻不在窺視著我們,一旦我們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(tài)交叉到一個點上的時候,它就會撲向我們,吞噬生命。
生命只有一次,失去了就不復存在,血與淚的教訓已一次次敲響了安全的警鐘!親愛的工友們:不要再用生命的軀體去抗擊無情的危險,不要讓心愛的崗位成為慘痛的記憶!在一行行用血淚書寫的安全史上,我們要徹底警醒!安全工作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。
“安全責任大如天,一絲不茍保平安。” 安全是發(fā)展的前提,發(fā)展是安全的保障。憶百年礦山,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,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。讓我們攜手共進,警鐘長鳴,安全常伴,為實現礦山安全發(fā)展、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而努力奮斗!